「請注意頁底重要聲明」
歐洲一些國家(包括歐盟和德國)最近決定借更多錢來花在國防上。這種做法叫做「財政擴張」或「槓桿化行動」。可是,借錢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代價就是利息。
高盛的交易員Alberto Bacis說,市場對這個計畫太過興奮了,把借錢的成本(債券收益率)推得很高。這反而可能讓歐洲的計畫變得更難實現。
高盛指出,借錢有兩個重要的事實:
1. 借錢很貴:比如德國最近發行了30年期的國債(政府借錢的工具),他們現在要付的利息比兩個星期前多了50個基點。這表示借錢成本上升了。
2. 錢不是無限的:歐洲能借的錢有上限,不能無止境地借下去。
當市場太興奮,債券收益率上升得太快時,可能會讓一些投資者開始賣掉手上的債券。這會讓金融市場變得不穩定,甚至影響整個歐洲經濟。
高盛認為,現在的情況可能有三種發展:
1. 一些國家覺得借錢成本太高,放棄計畫,債券被大量賣掉,市場變得很亂。這對歐元不好。
2. 德國可能用自己的錢來幫其他歐洲國家,保證大家的債務。
3. 投資者不再那麼瘋狂,債券收益率回落,事情回到正常。
高盛的結論
高盛說,歐洲正在大規模借錢,但如果借錢的成本(利息)一直上升,這個計畫可能會失敗。昨天歐洲宣布了一大筆新支出,但如果利息太高,借來的錢就不夠用,計畫的效果也會打折扣。簡單來說,市場太熱情,反而害了歐洲的財政擴張計畫。高盛提醒大家,借錢是要看現實條件的,不能只靠熱情。
重要聲明:股市漁夫內的所有內容,包括本影片,絕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購買任何股票及金融產品的特定推薦意見及/或不構成任何游說或要約,以購買、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交易任何證券、期貨、期權或其他金融工具或其他產品,漁夫系統的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漁夫系統的內容進行投資。用戶必須留意,漁夫系統的所有訊號,並非是買賣訊號或任何投資建議,而所有訊號均是全自動用第三方提供之客觀市場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當中並不涉及任何人為的想法、修改、修訂或任何投資建議。本網站包含的所有內容、資訊、訊號,並不針對任何特定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以及可能使用或接收該內容的特定人員的特定需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各種金融產品的個別特點、個人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